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  >> 传记  >> 查看详情

用行动让更多人感知文化魅力

来源: 鼎点快讯  日期:2017-03-13 10:39:54  点击:33 
分享: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口号,需要行动。

这三位代表、委员,用不停歇的脚步、不偷懒的“笨方法”、不断的思考、探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感知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

民间文艺家潘鲁生:走出来的文化自信

如果问哪一类文艺家是常年行走在大地、奔波在田间、最贴近老百姓――那一定是民间文艺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是践行这一优秀传统的代表。

政协会议开幕的前一天,潘鲁生刚刚从广东调研采风回来。基层调研,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重要方式,也是民间文艺家潘鲁生的日常生活。

作为一位对保护和传承民间文艺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画家、学者,他30多年不间断地行走在民间文化的乡土上,开展田野调查、学术研究和保护实践。特别是近3年,他带队开展“城镇化进程中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现状与发展”课题研究,走访了近20个省份,调研了130多个手工艺专业村,采访民间艺人800余人,汇总整理了大量民间文化的数据资料,并就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提出建议。

潘鲁生说:“下乡采风时能遇到很多民间艺人,他们通过剪纸、绘画等形式来表现四大名著里的形象,栩栩如生,直击人心。”

这就是民间文化,单纯但充满力量。

“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留住了民族的根脉。”潘鲁生在调研中还发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山东临沂,他看到当地传承发展柳编工艺,“家家种柳,户户编织”,10万农民创造了价值17.99亿元的“临沭柳编”品牌。

“坚定文化自信,要讲文化根基,守民族心魂,重时代实践。”潘鲁生认为,自信才是民间文艺的立身之本。

“故宫守门人”单霁翔:用“笨方法”守护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是世界上观众来访数量最多的博物馆。自‘限流’措施实施以来,2016年观众超过1600万人次,其中海外观众300余万人,创历史新高。”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

如何守护好管理好这份文化遗产,单霁翔用的是“笨方法”。

从神武门向西沿故宫巡查一圈,这是单霁翔自2012年初上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每日功课”。为了踏遍故宫9000多间房子的每个角落,他甚至准备了20多双便于行走的布鞋。

正是这种“笨办法”,让单霁翔对故宫的“家底”心中有数,对安全隐患了然于胸。

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被公认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和窗口,是必须被“重点保护”的对象。

在单霁翔眼里,文化遗产不应只是少数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不应“锁在深闺人未识”,而应当融入文化和社会,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注重面向公众开展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的各类活动。据统计,每年在故宫里开展有组织的公众教育活动多达25000场,直接参与观众20万人次;已举办101期“故宫讲坛”,内容涉及古代建筑、文物研究与鉴赏、明清历史、文物科技保护等诸多领域,拥有大批“骨灰级铁粉”。

自称为“故宫守门人”的单霁翔,十分清楚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量。他今年带来的16份提案中,有一份就是关于促进博物馆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的提案。

“博物馆应准确把握青年人的兴趣和关注点,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富有内涵且饶有趣味的形式推广传播,就可以把‘阳春白雪’的内容变得‘喜闻乐见’。”单霁翔说。

川剧名家沈铁梅:革新助推中国川剧走向世界

川剧重演不重唱、好看不好听?一提川剧就是“变脸”?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多年来一直潜心思考:在快餐文化与好莱坞大片的影响之下,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戏曲艺术在今天焕发生机?

一次次实践与探索,让沈铁梅理清了思路――拯救川剧需要革新。

“首先要解决川剧声音的美感问题,让川剧不仅演得美,更要唱得美。”经过多年潜心钻研,沈铁梅发现,艺术表演可以引导观众,让观众发现、领悟艺术之美。

从2004年到现在,沈铁梅带领着表演团队频频出访,踏上美国、法国、瑞士、匈牙利等国家的土地,一次次将川剧艺术送上西方国家星光璀璨的艺术舞台。

为了推动中国川剧走出国门,沈铁梅几乎每年都在人代会上建议拓展传统艺术国际视野。

2015年,她提出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2016年,她提出提高翻译准确度助推中国戏曲走出国门;今年,她又为向世界展现中国戏曲艺术提出建议……

10多年来,沈铁梅每走出去一次,就自信一次。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沈铁梅看来,对待传统艺术,不肢解歪曲,不盲目逢迎――这就是文化自信。

在一座座欧洲艺术之都,她专门为西方观众讲解中国戏曲程式,帮助他们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规律。“传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程式和意境之美,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沈铁梅说。

身材娇小的沈铁梅信心满满,她要将中国传统艺术引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姜潇、施雨岑、丁小溪)

相关新闻

  • 传承匠心  “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启动 传承匠心  “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启动

    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黄维)为更好地保护北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出现传承困难的手工艺项目得到延续发展,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携手大师,传承匠心: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近日正式启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剧烈变化,文化环境也在悄然改变,不少原本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项目逐渐脱离了公众视野。而且随着这些传统... [阅读]

  • 中国儿艺2017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建组 中国儿艺2017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建组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建组会。 此次创排的《李尔王》改编自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作品,依托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经典译本,旨在将世界文化经典以具有观赏性的方式推介给少年儿童。同时,选择“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为题材,也是中国儿艺对创... [阅读]

  • 中国文联十届二次全委会在京召开 中国文联十届二次全委会在京召开

    北京3月1日电  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2016年工作,全面部署2017年工作,努力推进文联深化改革,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主题文艺实践,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主持会议。中宣部副部长... [阅读]

  • 坚决打击利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 坚决打击利用网络新技术新应用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

    北京2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秽色情信息向新技术领域蔓延,利用网盘、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应用传播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社会反映强烈。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部署相关监测和打击工作,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各地各级“扫黄打非”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深化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严查大案要案,严惩违法犯罪行为。近期,北京、广东、浙江等多地陆续查办了一批利用网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