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16日电(赵竹青)《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今日发布首批7个城市分卷,分别是――北京(门头沟)、大庆、景德镇、铜川、黔西南、广元、伊春。
据介绍,《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是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以及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数据资源为基础,展示了中国辽阔国土上丰富的地理国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买合苏提评价称,“丛书选材好,内容实,形式新,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是一部宣传城市建设成就、展示城市发展风貌、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呈现城市发展愿景的精品力作。”
“城市品牌是我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丛书顾问柳斌杰表示,这套丛书可以把我国重要城市形象树立起来,将中国地理与文化联系起来,是我国城市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丛书立意高远、注重创新、资料翔实、权威性强,称得上是一张鲜活的城市名片、一部权威的中国人文地理百科全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给予丛书高度赞誉,并希望更多的读者通过丛书了解和热爱自己的祖国,了解和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同时他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走出去”,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作为国家规划的“十三五”32个重大出版工程之一,《中国国家人文地理》丛书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组织实施,计划在五年内分批次出版100个城市分卷。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