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创新故事  >> 查看详情

中国在轨卫星超过170颗 长征系列火箭成功率达97.7%

来源: 鼎点快讯  日期:2017-03-11 16:16:27  点击:69 
分享:

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贺迎春)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今天上午在《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1年以来,中国进入空间能力跨越发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实施86次发射,成功率达97.7%。

据吴艳华介绍,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历时十年完成研制并成功发射,是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工程,创新难点多、技术跨度大、复杂程度高,代表着中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成功发射了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小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小型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等,为中国运载火箭系列化、型谱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吴艳华还表示,过去五年,中国利用空间能力大幅提升。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正式发布,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初步构建了由对地观测、通信广播、导航定位三大系统组成的骨干体系。截至目前,中国在轨卫星超过170颗,业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发表的《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全文约1.1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是中国发表的第四部航天白皮书。白皮书重申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一贯宗旨,系统阐述了航天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相关文章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