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话题
媒体对环保话题的关注热度,在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记者会上表露无遗。离开始时间尚早,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便人头涌动,记者们早早坐满了座位。
针对我国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频出现的问题,陈吉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高污染排放量不是一个表面数字,后面有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所以我们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结合历史经验,我国一定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从三年来的情况看,我们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是显著的。即使从改善速度上看,我们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要快。但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跟他们比要难得多。”陈吉宁表示,发达国家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基本上是分阶段解决,先解决燃煤的问题,再解决机动车问题,是分阶段、比较长的一个时期解决的。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炭、化石燃料为主。单位面积上的人类活动强度比他们高很多。在这样一个比较难的情况下,三年时间取得这样的成绩,充分说明我们当前大气治理的方向和举措是对的,是有效的。
说成绩,并不是要掩盖问题。陈吉宁坦言,我国冬季取暖的污染改善程度并不大。这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他表示,“针对这个问题,中央做了专门部署,总书记亲自研究北方冬季供暖工作,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今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重点,很多工作就是针对冬季供暖问题的。张高丽副总理也多次专题研究这个问题。应该说,我们现阶段对下一步如何解决冬季大气污染问题,使各种措施都非常明确,关键是抓落实,就是要撸起袖子,把这些已经部署的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针对有记者提到的“史上最严环保法”遭遇“执行偏软”的情况,陈吉宁说,下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抓几项工作,比如继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破解体制机制的束缚,加强基层执法能力建设、继续保持执法的高压态势;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这些法规在实施中有更强的操作性,更具体;不断加大执法力度,通过不断查处,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保持高压态势。
陈吉宁还就环保教育、环保宣传、加强长江生态保护、防治土壤污染、PM2.5的形成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延斌)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