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航空航天  >> 查看详情

抵御致命病毒感染的“猪猪侠”出世

来源: 鼎点快讯  日期:2017-03-11 16:11:43  点击:112 
分享: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又立新功。曾成功克隆出多莉羊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罗斯林研究所近日发布公告称,该校科研团队再次取得“震惊世界”的科研突破:他们使用这一最新基因编辑工具,培育出一批能抵御致命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的“超级猪”。这一技术一旦获得使用许可,全世界养猪产业将每年减少数十亿英镑损失。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杂志上。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在猪之间接触传染性很高,且因快速进化,现有疫苗无法有效阻止该病毒传播,全世界养猪业都深受其害,仅欧洲每年因此病就导致15亿欧元以上的损失。

  研究已经证明,猪蓝耳病病毒靶向巨噬细胞这类免疫细胞,而这类细胞表面一种被称为“CD163”的分子在推动该病毒感染中扮演关键角色。之前也有团队培育出体内不含整个CD163分子的转基因猪,并能成功抵御PRRS病毒传播。

  这次研究中,罗斯林研究所教授阿兰・阿切博尔德带领团队与英国著名种畜公司Genus合作,使用CRISPR/Cas9工具剪切掉CD163基因中与猪蓝耳病病毒感染有关的小部分片段,培育出32头转基因猪。对这些猪细胞的实验室检测证明,其对两种能引起PRRS病的子病毒具有完全抵抗力,从而能阻止感染和传播。下一步他们会继续研究这些猪曝露在病毒环境下的抗感染能力。

  阿切博尔德表示,部分切除而不是全部切除CD163分子,既能增强抵御猪蓝耳病的能力,又不会影响与CD163分子有关的其他功能。“CRISPR/Cas9用于种畜产业,不仅能通过减少疾病传播来提高食品安全,更能减少农业人员应对传染病的负担。”

  总编辑圈点

  这是一项既让人惊喜,又让人觉得“果然如此”的研究。毕竟,基因编辑技术自诞生伊始,就总和“改良”“定制”这些词联系在一起。而且,它已经被用于现代农业科技领域,表现不俗,为培育新品种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已经知道了CD163分子在此病毒感染中的角色,再来一把称手的武器――基因“剪”,“二师兄”终于可以免受病毒感染之苦。这是养殖户的福音,也是基因编辑带给世界的礼物之一。(记者聂翠蓉)

相关文章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