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科技前沿  >> 查看详情

新材料让钠离子电池寿命可媲美锂电池

来源: 鼎点快讯  日期:2017-03-11 16:08:05  点击:302 
分享:

  最新发现与创新

  锂离子电池虽已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科学家一直认为,在大规模能量存储方面,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安全,成本更低,但因寿命短,短期内无法应用。日前,中美科学家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型结构的硫化锑基负极材料,使硫化锑基钠离子电池由以前的不超过500个循环提升到900个循环,寿命几乎可媲美锂电池,且比容量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容量的1.5倍。相关成果发表在纳米领域顶尖杂志《ACS纳米》上。

  论文第一作者,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和能源学院副教授熊训辉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都是利用离子在正负极之间嵌脱过程实现充放电。但前者因钠资源丰富而成本更低,且因其电压平台高,安全性更高。不过,由于现有钠离子电极材料性能不理想,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一直是钠离子电池发展的关键。

  熊训辉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美林等开发出一种简单的方法,即商业硫化锑与氧化石墨烯于硫化钠溶液后混合,再通过控制结晶和烧结制备改性石墨烯与纳米硫化锑的复合材料。该材料和钠片组装成半电池时,在快速充放电(充放电40分钟左右完成)9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高达83%。

  研究人员通过理论计算证明,改性后的石墨烯对硫化锑以及其放电产物具有更好的固定作用,能更有效稳定材料的结构以及防止活性物质从石墨烯上脱落。与已有报道相比,该复合材料具有钠离子电池锑基负极材料最好的循环性能,使钠离子电池实现应用迈近了一大步。(记者姜靖)

相关文章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