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科技要闻  >> 查看详情

恒宇北斗新三板上市 国产北斗芯片大规模应用在即

来源: 鼎点快讯  日期:2017-03-11 16:18:08  点击:379 
分享:

北京1月19日电(赵竹青)随着北斗星座系统的日益成熟,北斗应用产业也在逐渐开花结果。拥有我国首枚“40nm射频基带一体化Soc低功耗高精度芯片”核心技术的恒宇北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希望借力资本市场,更好地推动北斗应用产业发展。

突破北斗大规模应用瓶颈

目前,我国已成功发射22颗北斗导航卫星,根据国家规划,2018年北斗导航将率先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北斗民用用户已达到千万级,预计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制约北斗在半导体行业、在手机终端大规模应用的薄弱环节主要在于芯片。”恒宇北斗董事长李孝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每年高科技芯片进口量相当惊人,甚至超过原油进口量。”

当然,这一局面也在逐步打破。李孝平介绍,2014年,恒宇北斗率先研制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首枚40nm射频基带一体化Soc低功耗高精度芯片,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北斗大规模应用的瓶颈。与高通等行业巨头相比,“我们的芯片无论从体积还是功耗都占绝对优势,定价也比他们便宜。”

“芯片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东西,拿1亿美金扔到池子里连个泡都不冒,很正常。我们从2008年烧到2016年,2016年才开始赚钱,就是因为这个市场前景太大了。”李孝平说。

2018年大规模铺开应用

李孝平介绍,该芯片已被列入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纲要,可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移动电脑、网络、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庭、智能城市、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他透露,芯片研发成功以来一直在不断完善,目前已接到几千万片的订单,“预计将在2018年大规模铺开应用。”

李孝平在18日举行的恒宇北斗上市发布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做“中国军民融合第一股”的企业发展目标。据了解,恒宇北斗此前已完成了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领域布局,并取得了国家高新企业认证、军工四证(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发展部颁发的科研生产许可、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证书、保密资格证书和武器装备承制资格证书),以及一定的知识产权积累。

“恒宇北斗将通过一系列并购,继续巩固在北斗高精度应用市场的优势,完成北斗终端在全国的推广。”李孝平说。

研发、投资并行 推动北斗“走出去”

据了解,恒宇北斗现有研发人员200多名,预计5年内将建立千人规模的研发团队,继续进行26nm、18nm等更先进芯片的研发。

恒宇北斗还在发布会活动现场与日照市政府签署协议。根据双方的计划,恒宇北斗将投资10亿元,在山东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投资建设“北斗大数据产业园”,吸引世界顶尖级高科技企业及人才入驻,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北斗行业的发展。项目将于2017年启动建设,计划五年内吸引相关入驻企业50家。

李孝平透露,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恒宇北斗将着力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国际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市场领域,同时帮助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进行卫星导航应用的方案设计,在当地推广普及北斗产品、建设地基增强系统。

相关文章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