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身着汉服的女孩簇拥着主祭走向满山的百花,轻舒广袖,一展汉服之美,并吟诵出对春天的赞美。 记者刘可耕 摄
中新网福州3月12日电(记者 刘可耕)“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12日,正值农历二月十五花朝节,春满大地,百花齐放,丁酉年花朝节传统节俗文化活动在福州乌山举行。
福州民俗专家称,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都是赏花游春的好时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年春天的花朝节便是一个专门与花相关的节日。花朝节,在农历的二月举行,根据不同地区花期的不同,有二月初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等日期,这一节日与传统的中秋节并称为“花朝月夕”,足见其历史地位。
当天,活动由一曲经典的昆曲《牡丹亭・惊梦》拉开帷幕,唯美的“花神祭”登场,来自福建汉服天下协会的12位身着汉服的女孩簇拥着主祭走向满山的百花,轻舒广袖,一展汉服之美,并吟诵出对春天的赞美。
汉服少女们将写有对春日祝福的彩带系在百花枝头,共同送上美好的祝愿。 记者刘可耕 摄
担任主祭的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杨艺歆,身着汉服靓丽耀眼。她说,在传统的节日里穿上汉服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社会被不少外来文化所充斥,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非常有必要。
祭过花神,主祭和执事十二花神的少女们走向来宾,以一场唯美的“簪花礼”将带有美好祝福的花朵插在全体来宾的发际,而全场来宾则共同将写有对春日祝福的彩带系在百花枝头,共同送上美好的祝愿。
人群中,福州市民郭秀蓉女士一边观摩,一边为穿着汉服的十岁女儿拍照留念。
身着汉服的主祭和执事十二花神的少女们共同呈现一场唯美的“簪花礼”。 记者刘可耕 摄
“从第一次接触汉服文化后便喜欢上了它,传统的文化礼仪对孩子的熏陶非常有好处,希望女儿从小能够耳濡目染。”郭秀蓉说。
活动现场,汉服女青年献唱一首由福州市福州语歌曲协会会长赖董芳专门为花朝节创作的福州语歌曲《哩娜娜》将此次花朝节活动带入高潮。
“‘花朝节’是几近被遗忘的古文化,人们心怀感恩执手踏青,问候百花仙子,陶醉于青山绿水。”赖董芳说,在这么美的花园城市福州,我们更应该减缓脚步,像诗一般去亲近大自然。
而脱胎于传统花朝节习俗“扑蝶会”的“抽花签”游戏,吸引众多围观民众参与。按花签上的指示,现场的来宾或带来各种各样的才艺展示,或送上一首经典的诗词吟诵,传统节日美好的场景再现于眼前。
福建汉服天下协会会长郑炜表示,协会已经连续十余年坚持在各类传统节日中举办原汁原味的节日文化活动。“坚持将传统节日融入我们的时尚生活之中,就是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让传统节日得以最完整地传承,并迎来新时代的发展。”(完)
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黄维)为更好地保护北京传统手工艺文化,让出现传承困难的手工艺项目得到延续发展,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提供支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联合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的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携手大师,传承匠心: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近日正式启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剧烈变化,文化环境也在悄然改变,不少原本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项目逐渐脱离了公众视野。而且随着这些传统... [阅读]
北京3月6日电 2017年2月28日上午,中国儿艺今年首部新戏《李尔王》在四楼会议室正式召开建组会,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党委书记雷喜宁,副院长冯俐、闪增宏,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杨帆和《李尔王》全体主创、演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建组会。 此次创排的《李尔王》改编自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作品,依托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经典译本,旨在将世界文化经典以具有观赏性的方式推介给少年儿童。同时,选择“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为题材,也是中国儿艺对创... [阅读]
北京3月1日电 中国文联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总结2016年工作,全面部署2017年工作,努力推进文联深化改革,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开展主题文艺实践,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主持会议。中宣部副部长... [阅读]
北京2月28日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秽色情信息向新技术领域蔓延,利用网盘、网络直播、VR(虚拟现实)产品等新应用传播秽色情信息的现象增多,社会反映强烈。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部署相关监测和打击工作,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各地各级“扫黄打非”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工作部署,深化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严查大案要案,严惩违法犯罪行为。近期,北京、广东、浙江等多地陆续查办了一批利用网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