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医学健康  >> 查看详情

矿洞现6万年前远古微生物

来源: 鼎点快讯  日期:2017-03-11 16:10:44  点击:247 
分享: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在矿洞晶体中发现了一些年龄已有6万年之久的远古生命。

  多年来,NASA宇宙生物学研究所主管佩内洛普・波斯顿和她带领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墨西哥契瓦瓦州的纳艾卡矿洞中寻找嗜极生物。该矿洞容量惊人,有的岩洞甚至像教堂一样大。

  纳艾卡矿洞中充满了巨大的石膏晶体柱。科学家在晶体柱内部发现了约100种不同的微生物,大多数都是细菌。它们的年龄约在1万年至6万年之间,其中90%都前所未见。

  科学家说:“它们向我们证明,生物能够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利用各种自然物质。即使在缺乏有机物的环境中,它们依然可以存活。它们生活在高温中,靠无机矿物质和化合物为生。人类进化史或许也与此相关。”

相关文章

  •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我国首次举办东盟―中日韩青少年科技冬令营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置专项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