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一间资料室里,肝胆外二科的胡明根医生在解说一场胰腺切除手术,与众不同的是,这场手术进行了全球直播。
什么样的手术值得全球直播?
胡明根正对面的显示屏上,播放的是手术的实时画面,画面上出现的是3根机械臂,切割、缝合,这正是机器人手术。
截至2月9日,肝胆外二科刘荣教授团队的机器人肝胆胰手术量成功突破1000例,手术量位居世界肝胆胰外科领域第一。胡明根是刘荣团队的成员。他向记者介绍了机器人手术的过程。
虽然叫做机器人手术,其实还是医生在操作。医生坐在操控台前,两手各操控一个控制柄,眼睛对着操控屏上的3D目镜,开始做前进、后退、剪、挑等动作,这些动作同步传递到机器人的机械臂上,灵活地在患者身上作出切割分离组织、电凝止血、扭转、打结等动作。
机械臂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在腹腔狭小的空间里,能够完成精细的动作,患者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大医院总共拥有60多台这样的手术机器人。
如今,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对机器人手术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刘荣团队想到了创建互联网医学教育平台――互联网世界医生培训平台,通过海内外数千个教学点,对手术进行直播。
“通过一个简单的智能终端,外地基层医院的医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身临其境地观摩到大医院权威医生的手术实况,还可以实时交流。”刘荣说。事实上,观看直播的不仅是国内医生,还包括美国、韩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科医生。
通过苹果平板电脑,辽宁昌图县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张坤,观看了刘荣主的“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直播。他表示,这让县级医院的医生开拓了眼界,了解到国内外最先进的手术技术进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2月25日 第 08 版)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