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姜靖)《美国医学会杂志》近日载文称,一项研究对乳腺癌妇女的脱发情况进行了调查,让其中一些患者在化疗前后和过程中接受了头皮冷却治疗,结果显示,头皮冷却装置可帮助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减少脱发。
化疗可导致脱发,女性将其视作化疗最令人苦恼的不良反应之一。人们假设,头皮冷却会减少毛囊供血,从而减少毛囊对化疗制剂的摄取。为此,现代防止脱发的方法是使用在冷却帽中有循环制冷液体的装置。在化疗前,病人的头上被放置一顶冷却帽,在化疗完成之前不必替换或除掉它。尽管头皮冷却装置被用来防止脱发,但其功效此前还没有在随机化临床试验中被评估过。
休斯敦市贝勒医学院的・楠盖娅博士和同事将182名接受化疗的乳腺癌女性随机分为接受头皮冷却的治疗组和不接受头皮冷却的对照组。治疗时间为每次化疗物灌注前30分钟、化疗物灌注时及化疗结束后90分钟。
研究人员发现,在可被评估的142名参与者中,治疗组中有51%的人留住了头发,而对照组中的该百分比为0。在生活品质改变指标上,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与装置使用有关的不良反应也不严重。
但文章作者表示,仍需做进一步研究来评估长期功效和不良反应。
北京1月16日电(记者贺迎春)16日上午,主题为“青春有梦,创客我行”的第8届东盟-中日韩(10+3)青少年科技冬令营与教师科技研讨会在京启动。这是该活动首次在我国举办。 据了解,16日―19日期间,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14支青少年代表队,将围绕桥梁设计与制作、航模设计与制作、足球机器人调试、小火箭制作和3D打印设计等五项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艺术表现力,设计制作出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此次在我国举办的冬令营由国家科技部国际... [阅读]
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郝孟佳)15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综合实验装置”――大连光源调试出光,输出光脉冲光子数达到140万亿个,成为单脉冲世界上最亮的可调极紫外光源,这意味着我国在极紫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的研制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图片为大连光源 摄影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胡蔚成 “这是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的又一项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介绍,装置中90%的仪器设备均由我国自主研发,标志着我国... [阅读]
北京1月12日电(记者贺迎春)日前,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6年项目指南向社会正式发布。2016年征集的项目以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等为重点,以合作研发为基础,围绕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平台建设、科技创新国际化环境三个方面部署任务。 记者了解到,2016年征集的项目同时将结合以上任务支持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启动实施后,将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总体外交部署,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有力支撑我国优势技术和产业走向... [阅读]